先放上 AMD的官方渲染圖
然後我們來談一下RX5000系列
RX5000系列 算是一個比較不受玩家青睞的系列
主要還是新架構帶來的不穩定及Bug
另外就是糟糕的定價和產品線的不齊全
而RX5500XT則是數量最少的卡
沒什麼人買 二手市場也不常見
挖礦也不像大哥5700系列
有優秀的算力及能耗比
除此之外價格也不算親民
更是比不上對手
2020二月的估價單
MSI RX5500XT MECH 4G $5990
MSI RX5500XT MECH 8G $6990
MSI RX5600XT MECH 6G $9490
MSI RX5700 MECH 8G $9690
MSI RX5700XT MECH 8G $9790
MSI GTX1650S VENTUS 4G $5890
MSI GTX1660 VENTUS 6G $6690
MSI GTX1660S VENTUS 6G $7190
RX5500XT的對手是GTX1650S
即便是8G版本的RX5500XT
可能在一些吃顯示記憶體的遊戲會有優勢
但依舊還是RX5500XT
驅動穩定性GTX16系列又優於RX5000系列
連NV在價格上也是優於AMD的
RX5500XT 8G的價格還超越GTX1660
但遊戲測試RX5500XT完全是比不上GTX1660
更別說沒貴多少的GTX1660S
挖礦GTX1660系列也優於RX5500XT
這就完全解釋為何RX5500XT在入門級距的市場
為何是完全失利的狀態
性能 價格 穩定性是完全比不上對手
------------------------------------------------------------
這張是日本 玄人志向 貼牌的
而在美國還有VisionTek的版本
不過實際上都是PowerColor做的卡
外盒有顯卡的外觀跟時脈等資訊的貼紙
很簡潔也很直白
玄人志向的A卡保固是一年
外盒背面
有服務及保固說明
內盒採用普通的紙箱包裝
打開來可以看到由防靜電袋包裝的顯卡
下方是安裝說明和保固證明
顯卡正面
官方渲染圖是用金屬外殼
風扇旁採用切削露出金屬原色
不過實際版本只是塑膠外殼
但一樣有Radeon的logo
側面
一樣有印上Radeon的logo
採用單8pin
RX5500XT TDP 130w
輸出
設計與渲染圖也不一樣
這張採用1x DP 1x HDMI 1x DVI的設計
對於主打1080p的RX5500XT還是夠用
尾部
很簡潔 有保留風道散熱
背面
一樣很簡潔 而且沒有背板
拆解開始
背面只有彈簧扣具的四顆螺絲而已
拆下散熱器
我拆到這裡當下的想法是
“該死的 啊VRM導熱墊勒”
不過這張卡確實只有靠風扇替VRM解熱
但是至少有銅底
而且顯示記憶體有完整覆蓋導熱墊
https://i.imgur.com/FW5rFFp.jm
拆下擋板
分解散熱器及外殼
拆下外殼及風扇
風扇規格
大部分解完成
拆解步驟非常簡單 螺絲也很少
記憶體顆粒
美光GDDR6 單顆容量16Gb (2GB)
共四顆組成8G GDDR6
核心
RX5500系列使用的Navi 14核心
製程為TSMC 7nm
供電
PCB整理後
組裝散熱器
先安裝擋板
貼上導熱墊 厚度為1.0mm
VRM的部份改天再來自己裁切銅片
可以參考之前的R9 280X
#1XAgvka2 (PC_Shopping)
也是替VRAM製作散熱片
不過這張有空再開另一串來改
完成
FurMark 4K 溫度測試
風扇100% 噪音還算可以接受
核心溫度也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功耗120W
沒有記憶體及VRM的溫度感應器
------------------------------------------------------------
R9 NANO
RX VEGA 56 NANO
RX 5500XT
?
與其他卡比5500XT更寬更長一點
下回預告 也會是單風扇短卡
然後這張卡是從日本購買
拍賣平臺上的庫存新品
受限於“日本出口貿易管理法”
高科技產品如顯示卡 出口要申報及申請
所以購買的前一週這張卡基本上在日本到處跑
申請完成寄到台灣大概又是一週的時間
不確定是不是所以購買平臺都要申請
不過我這張是有跑手續
然後該買RX5500XT嗎
如果是這張公版 答案是不該
沒有VRM導熱墊 也沒有保固
而且進口+整張卡的費用 約NTD.13000上下
可以在台灣買到有保固的二手GTX1660 6G
驅動更穩 效能更強
至於其他RX5500XT
其實二手市場也不常見
OEM拆機的RX5500XT 4G有機會收到
比較常見 但一樣沒有保固
售價也沒比GTX1650S便宜多少
不過就稀有度而言
還是可以考慮 前提是找得到
而且價格合理的話
開箱完畢 感謝觀看
留言列表